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師范校園里的兩排銀杏之間鐫刻著這句話。懷揣著對教師職業(yè)的美好憧憬,我從師范生走向教師工作崗位,一路似乎很順利。
“等待需要耕耘,耕耘即是等待?!?/strong>
朝暉校園里的一草一木、老師和學生都讓我感到溫暖親切,生活的新篇章就此展開。同許許多多年輕的老師一樣,我們在忙碌的白天過去后,常伴著夜色備課磨課,制作課件。時而也會有困惑和苦惱——工作上的不被理解、理論與現(xiàn)實的巨大反差、付出和收獲的不成正比,這是我們面臨的窘境,需要直面現(xiàn)實的勇氣、披荊斬棘的雙手,和一點永遠不滅的理想主義。要堅持這份理想主義并非易事,卻很值得。就如同對孩子的教育要“靜待花開”,對我們自己的專業(yè)成長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有時親手種植的一株草,比林中的大樹還珍貴?!?/strong>
工作的第一年末,我在區(qū)級教師基本功比賽中獲特等獎,而后幸運地拿了市賽第一的名次代表南通去省里參賽,受到了集團領導和英語學科各位老師的極大的支持和幫助。備賽的過程非常辛苦。比賽項目很多,英文粉筆字、3小時內要完成完整的教學設計及課件制作、英文即興演講、2小時完成一篇評課稿、課標教學法和英語專業(yè)知識的筆試。在備賽的兩個月多里每天都只能休息五個小時。背了至少五六本書、做了兩本語法題、一大本專八閱讀、一套試卷,練了一本托福口語話題一本雅思,整理了兩本本子的評課摘錄和一本活動設計,不僅看了小學英語教學設計和評課還看了語文教學雜志學習語文老師的評課語言,每天需要練習粉筆字和即興演講。這個過程就好像在臨摹雕塑,一遍一遍讓自己更接近“美的本質”,也就是教育教學的本質。
基本功大賽不僅讓我在短時間內積累了更多經驗,還讓我真正理解了“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這絕不是一句空話。我們學習和努力探求的初心并非是為了比賽獲獎,但當你真的投入學習之后,你的才能會為你吸引到各種各樣的機會,這些機會又恰恰會證明你的才能、肯定你努力的價值,于是讓你充滿了更加勤奮的動力。
而后的工作中,學校也給予了我許多學習、鍛煉的機會。通過向前輩老師的請教和自己的刻苦鉆研,我在各級各類比賽中收獲了不錯的成績。獲得崇川區(qū)小學教師“青藍工程”師徒教學比賽特等獎;崇川區(qū)小學英語優(yōu)課評比一等獎;通師一附集團“和愛教工”。2018年獲得南通市“行知杯”中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一等獎,并授獲南通市“五一勞動獎章”。在南通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第十五次現(xiàn)場推進會上,指教展示課。論文發(fā)表于《南通教育研究》。
在這些榮譽的背后,有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的傾力相助。朝暉英語組的全體老師們重研究、重合作、重教學、重發(fā)展。每一次的比賽和活動,全組獻計獻策,從備課到上課,大家一起陪我“戰(zhàn)斗”。在這些獎項的背后,也有無數(shù)個夜晚的挫敗、清晨的疲憊和時常發(fā)出的自我質疑。它們仿佛風丈量山的高度般,也會讓我平靜的生活簌簌發(fā)響——“我究竟收獲了什么?”有無,似乎也可以共存。
“即使這世界有了飛機,我總是還羨慕著鳥兒?!?/strong>
人們說“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可是,這泛泛的天高地遠同樣讓人迷惘,我想重新做回學生去慢慢尋找答案。工作第三年我報名了研究生考試,經過兩個月的復習準備,通過了全國初試,今年3月赴浙江大學參加復試。最后,以復試第一的成績考入浙江大學外國語言文化與交流學院教育碩士(英語學科)專業(yè)。
我常想,十年之后甚至幾十年之后我的工作狀態(tài)會是什么樣?人們通常愿意用10年作為一個階段,這看似不短的時間里,其實真正能用到做事的有效時間是很短的,不僅要花時間去找到一個方向,還要面臨許多生活瑣事,這還不包括那些不可預知的精神煩惱。但其實,我們當初擁有夢想的一廂情愿,隨著時間流逝,自然也能轉化成平凡的幸運和樂趣。
我一向不贊成把教師比作默默無聞的蠟燭,只懂點亮別人、燃燒自己。教師不該是這樣一個犧牲性的悲慘職業(yè),教師應該是一輪太陽,照亮別人也溫暖自己,除了幫助和引領學生,我們也有職業(yè)理想要實現(xiàn)、有精彩的個人生活要體驗。短暫的人生是漫長之旅,回望來路只需三言兩語。在漫長的守候里,忍耐就是最堅強。
所以,等待和耕耘誰更辛苦?